那个在上海“卖房创业”的男人,是
2018-9-22
2017年网上流传着一份“败家排行榜”,其中“卖房创业”高居榜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的确是个超现实主义的笑话,但我却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切。
1
天道酬勤 “破屋”换“新家”
2000年我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面对这个陌生的都市还来不及迷茫,窘困的现实很快就让我冷静下来,第一件事是要找个地方落脚,再找份工作。
一开始别说租房,连吃饭都成问题。我找同学借了350元,在当时东方广播电台后面的姚虹西路,租了一个又小又破的单间,里面只有一张床,行进的过道也只能侧身通过。然而设施如此简陋的房子,月租也要200元,我当时在酒店上班的月工资只有650元。
2004年,我进入到人力资源行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做出了一番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月薪涨也到了1800元。不久,我就将租住地换到了浦东六里,房间也由“老小破”变成了三房两厅,每月房租1400元,我住其中一间,另外两间都以500元/月转租,这样我每月只要承担400元的房租。
几年租房下来,我深刻领悟到了买房的重要性。
2
梦想先行 卖了人生的第一套房
2009年,我在松江九亭买了一套总价55万元的新房。首付15万元,付清之后我的银行卡里只剩下4000块钱。
接下来的三年,虽然经济压力有一点大,但生活幸福感急速提升。每天可以睡在自己的小家,随时添置生活用品,不用顾虑地招呼朋友做客,也不用给房东交租,能专心去做自己热爱的工作,这是我梦想的生活。
转眼到了我来上海的第十二年,当时很想创业。但是,哪来创业的第一桶金?我思量许久,无论是父母的腰包,还是个人的收入,都不够启动我的创业投资。
后来,我想到了房子。
2012年,我狠下心来将房子挂牌出售,以100万元卖了。相较于三年前,我多了45万元的创业资产,没了自己的房子。
于是,我在上海的租房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3
苦尽甘来 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卖房之后,还是2012年,我创办的人力资源公司在浦东新区成立了。起初的规模并不大,因为人手有限,开拓客户也有诸多限制。创业初期,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房子卖了,生意受挫,仿佛一切又回到了12年前。
随着公司走向正轨,收益逐渐向好,银行卡上的数字也在不断增加,我又有了买房的想法。但考虑到公司正处于上升期,更多的资金应当被用于企业周转,买房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
幸运的是,公司发展蒸蒸日上。2016年8月,我在合肥设立了分公司。目前每年企业的纳税额都要超过40万元,手下员工也有四十多名。
至于房子,自从2012年把第一套新房卖掉后,我就在一直在浦东租房住。一套位于浦东塘桥的三室两厅,也是公司起家的地方,现在月租8600元。尽管居住条件不算差,但总归不是自己的房子。
想重新再买套房子的我,接连遭遇了各种政策。2016年,政府出台了限购政策,单身的我没有购房资格。后来我买了两套商住房,又遇到了政策性限制。
但上帝还是为我开了一扇窗,到今年8月,我的公司已经同时满足设立年限已满5年、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已达100万人民币、职工人数10名及以上且按照规定在该企业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满5年等条件。
9月21日,我以公司的名义认筹了一套位于外高桥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