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的仙居下汤遗址文物
昨天,记者从仙居县博物馆了解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刚刚开展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上,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33件代表性文物齐亮相。
这个展览十分引人注目,展陈的出土文物中有三个“中国最早”,也是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榜单公布后,首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百年百大考古遗址”。
33件仙居下汤遗址文物亮相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考古学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11月21日开展,展期两个多月,将持续至春节期间。
本次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其中有33件文物从仙居下汤遗址出土,包括红陶罐、平底罐、平底盘、陶碗、圈足碗、圈足罐、簋形器、陶盆、陶杯、磨盘等。
这些珍贵文物首次走出浙江,辅助丰富的考古学知识介绍、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展示手段“闪亮登场”。从“那一个脚印”的序章,到“那一群人”的先民生活,“那一粒米”的农人耕耘,以及“那一缕炊烟”的文明发展,“那一抹红”的陶器匠心等,六个章节串联起上山文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上山先民的重要贡献与独特价值,凸显其在万年中华文明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全面解释了以上山文化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社会对于中华文明的价值和作用,对于东亚和世界的贡献和影响。
仙居下汤遗址文物出土
“中国最早”之一的炭化稻米
在下汤遗址就有
那么,仙居下汤遗址与上山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目前找到了20处遗址,其中仙居的下汤遗址是上山文化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展览中,属于“中国最早”之一的炭化稻米,在仙居下汤遗址就有发现,且数量丰富。这表明了在浙江第三大河灵江的流域内,早在10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且原始农业较为发达。
据了解,下汤遗址位于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坐落在俗名“汤墩”的台地上,高出周边农田1.5米左右,四面环山,南面约1公里即为灵江的上游永安溪。
专家对仙居下汤遗址出土文物进行修复
仙居下汤遗址比河姆渡遗址早3000年
遗址发现于1983年,是最早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015年和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遗址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20米,外围存在环壕,总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现存高墩部分为遗址的中心,文化层堆积厚达2米,包含上山文化(距今10000~8500年)、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好川文化(距今4500~4000年)四大阶段,以上山文化时期遗存为主。
目前出土器物350余件,已清理灰坑200余座,并发现一处用红烧土铺设的广场,广场上清理出陶器坑(堆)20余座,推测为举行某种仪式活动的场所。部分发掘区的底部发现上山文化农业加工的聚落场景,大量磨盘原地集中放置,结合灰坑中清洗出较多稻米的情况判断,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从出土的陶器看,上山文化时期,下汤先民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制陶技术,陶器组合和形制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下汤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上山文化一个新的地域类型。
下汤遗址是远古中华最早出现的定居村落之一,是我国早期农业社会和早期村落形态的“化石”;它年代跨度最长、文化序列最全、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开发利用最具潜力。
仙居下汤遗址比河姆渡遗址早3000年,是万年台州的文明源头,是万年浙江的缩影。加强下汤遗址的保护利用宣传是仙居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台州文化的需要,接下来,下汤遗址将朝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4A级旅游景区和农旅融合示范区4个目标而奋力前进。
(编辑整理:仙居房产网)